FinTech|只看亞洲,7 大 P2P 網路借貸平台 [上]

談起 P2P (peer-to-peer) 網路借貸,還是不免俗的要提一下 P2P lending 最早是 2005 年出現在英國 — 是 Zopa 這家公司。比較完整的介紹可以參考「金錢也可以共享 — P2P 網路借貸 [上]」這篇文章,這裡就不多做贅述;也因為 P2P 網路借貸這樣的商業模式在歐美較為成熟,對於幾個較大公司的比較內容也相當多,所以這篇文章要談的是「亞洲」。

參考 Fintechnews Singapore 在去年 (2016) 6 月發表的文章 (Asia’s Top 7 Peer-to-Peer Lending Platforms),其中列出 7 個在亞洲發展較為成熟的 P2P 網路借貸平台;去除以 crowdfunding 和 Peer-to-Business 借貸為主要業務的 Crowdo (Malaysia),再加上中國大陸的 FinTech 獨角獸「陸金所」(Lufax) 旗下的網貸平台「陸金服」(LU P2P.com),共 7 個 P2P lending 平台。當然這樣選擇還是會有漏網之魚,或介紹不夠詳細的部分,所以考慮之後以個案探討的模式進行分享。

「只看亞洲,7 大 P2P 網路借貸平台」會分為上、下兩集,上集將介紹  CreditEase (China)、Crowdcredit (Japan) 、Funding Societies 和 LU P2P.com (China) 四個平台;下集則是 Maneo (Japan)、MoolahSense (Singapore) 和 WeLab Holdings (Hong Kong) 三個平台以及對 7 間公司進行整理和綜合比較,若有餘力將會提出台灣可以學習的發展方向和相關策略。


在開始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 P2P lending 目前在亞洲的發展概況。

過去幾年,亞洲在中國大陸的爆炸性發展下逐漸領先美國,在 2015 年全球在 P2P 網路借貸平台上發生的總借貸額為 64bn 美元,其中大陸就佔超過一半。不同於歐美國家的完全將模型建立在網路上,而因為資料不易取得、網路滲透率不高、法規限制等問題,有些亞洲的 P2P 網路借貸模型平台是結合線上和線下的(陽光小滴咕:白話就是民間借貸網路化嘛…其中可能還沒什麼高深的技術可言)。

接下來將透過彙整 Crunchbase 上的公司資料和其他相關報導來介紹,並以 SimilarWeb 來看看這些網站的流量相關數字。(陽光小滴咕:以下按照公司名稱字首順序 (a-z) 排列:

#1 CreditEase (China)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2.00.38

宜信 (CreditEase) 總部在北京,於 2006 創立,是中國大陸目前最大的 P2P lending 及提供小規模金融管理服務的平台;服務對象遍及專業工作者、企業主、學生、農夫等,而服務範圍則涵蓋中國大陸 232 城市和 96 個鄉村地區。根據 crunchbase 上與募資相關的資料顯示,CreditEase 分別在 2010 年和 2011 年募了 seriesA 和 seriesB,兩輪的金額都是 10M 美元;另外,Bloomberg 的報導指出,在 2016 年募到了 80M 美元,並計劃購買美國線上借貸平台 Prosper Marketplace Inc. 和 Avant Inc. 價值 50M 美元的債券。而從宜信官網上的訊息顯示,目前 CreditEase 已經累計服務超過 200 萬個客戶,並促成超過千億 (RMB?) 的借款金額。

從 SimilarWeb 上過去一個月的數據來看,總訪問數為 64.5K、平均在網站上停留的時間為 3’23″、基本上每次訪問會瀏覽 4.54 個頁面。下圖為每月總訪問數的趨勢圖:

螢幕快照 2017-06-13 下午11.41.54

以下是兩個從宜信網頁上直接截圖的畫面,基本上都是在展示不同的借款需求以及進度。從第一個圖中可以看到,CreditEase 開放「個人無抵押消費信貸」和「抵押類借貸」兩種服務,鎖定期也有分長短,像是一個月、三個月甚至是一年;也依據不同的風險等級推薦不同的項目給不同的出借人 (lender)。而在第二個圖中,可以看到每個借款人 (borrower) 的借款用途以及完成進度為何。

螢幕快照 2017-06-13 下午11.33.16

螢幕快照 2017-06-13 下午11.33.58

*陽光小滴咕:在爬 CreditEase 網站時,覺得有點可愛的是,「風險教育」這件事出現在網站上的 everywhere;像是「網貸有風險,出借須謹慎」等字句,甚至還有「P2P 六大必雷術」等短文!

#2 Crowdcredit (Japan)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0.47.53

Crowdcredit 總部在日本東京,平台在 2014 年上線,主要業務是讓日本「人」或「中小企業」能夠借錢給在秘魯、喀麥隆 (在非洲的西岸)、愛沙尼亞、芬蘭、西班牙和義大利地區的個人或中小企業,是一個跨國借貸平台 (對於「跨國借貸平台」,未來會再更深入探討)下圖為 Crowdcredit 平台運作的流程圖: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1.05.55

根據 crunchbase 上與募資相關的資料顯示,Crowdcredit 分別在 2014 年和 2015 年募了 Seed round 和 seriesB,金額各為 460K 及 2.3M 美元,共 2.76M 美元。另外,從 SimilarWeb 上過去一個月的數據來看,總訪問數為 111.20K、平均在網站上停留的時間為 6’13″、基本上每次訪問會瀏覽 4.64 個頁面。下圖為每月總訪問數的趨勢圖: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1.07.16

從 Crowdcredit 官方網站上可以看到,累計至今這個平台以促成約 26.62M 美元 (¥2,929,090,000) 的借款金額。而下圖是直接截圖自網站的畫面,從圖中可以看到第一欄是資金需求者的分類,有中小企業、個人和不良債權貸款 (是這樣翻嗎?);另外還有國別、預期回報利率、以什麼貨幣為基準,還有現在募資的狀態。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1.17.59

若隨意點一個標的進去看,網頁呈現的內容主要可以分成基本資料、商品介紹(大致包含借款公司、創辦人以及對社會貢獻的簡介)、資金運作的流程、合作公司、主要的風險和資金運用報告;每個標的的說明都算蠻清楚的。(以上是運用我淺到不能再淺的日文程度翻譯,請多指教!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1.31.39

另外在每個標的頁面的右邊都有一個「法律文件」的 PDF 下載框: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1.45.31

*陽光小滴咕:比較奇怪的是,若選擇英文版本的頁面,呈現的內容只有 Crowdcredit 公司和創辦人的介紹,那其他資訊就只能看日文,這不是跨國平台嗎 (?)

#3 Funding Societies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1.56.16

Funding Societies 總部在新加坡的 Central region,成立於 2015 年,致力於在線上平台媒合有資金需求的中小企業和可以提供資金的個人或組織。目前在新加坡和印尼雅加達有設據點,希望成為新加坡經濟體內中小企業的後盾;Funding Societies 是新加坡第一個被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 納入 trustee 登記的 P2P 網路借貸公司。

根據 crunchbase 上與募資相關的資料顯示,Funding Societies 在 2016 年募得 7.46M 美元。另外,從 SimilarWeb 上過去一個月的數據來看,總訪問數為 22.80K、平均在網站上停留的時間為 3’23″、基本上每次訪問會瀏覽 4.19 個頁面。下圖為每月總訪問數的趨勢圖: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下午12.08.28.png

因為這間公司基本上是公司借貸,並不是個人借貸,所以先 pass 不在這裡多做介紹!

#4 LU P2P.com (China)

szzymk02e03lnfeksi62

中國陸金所總部在上海,是全球估值最高的 P2P 網貸公司,正在尋求多元化擴張,開始進入中國快速發展的個人投資理財市場,推出可供客戶交易股票、共同基金和固定收益產品的網路帳戶。根據 crunchbase 上與募資相關的資料顯示,中國陸金所在兩輪的募資中共募得 1.69B 美元的資金;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在今年 2 月的報導 (China’s Top P2P Lender Pivots Away From the Business) 中指出,目前陸金所的估值約為 18.5B 美元,該數額遠高於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的 Lending Club Corp. 等同類公司的估值。下圖為陸金所目前網站上所提供的服務項目: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下午2.51.29

在 2015 年 8 月,中國平安宣布,旗下的陸金所、前海徵信將聯手打造業界首個 P2P 開放平台;陸金所將整合内部資源與經驗,為 P2P 行業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互聯網投融資服務。這個平台充分運用平安集團 3 大國際領先核心技術:數據雲、經驗模型和後援服務平台為 P2P 公司提供獲得客源、增加信任度、產品設計、徵信、系統平台、催收等六大服務,以實現提升品牌形象、快速成長、提升風控能力、降低成本的四大價值。

而如前面所提到的,目前陸金所提供服務的範圍包括個人投資理財,所以這邊針對個人網貸「陸金服」進一步討論。從 SimilarWeb 上過去一個月的數據來看,總訪問數為 109.40K、平均在網站上停留的時間為 2’33″、基本上每次訪問會瀏覽 2.98 個頁面。下圖為每月總訪問數的趨勢圖: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下午2.55.02

陸金服的 P2P 信貸產品,分為穩盈安 e穩盈安 e+匯盈 E穩盈 e 保證盈 E,共五個類別;在整個借貸的過程中,平台會向「穩盈安 e」和「穩盈安e+」兩種產品向投資人收取信息服務費,標準費率是每期 0.07%。產品呈現頁面如下圖所示: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下午2.58.24

而陸金服的服務中還有一個項目是「債權轉讓」,而呈現方式如下圖所示: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下午3.15.11

截至今年 4 月 30 日為止,交易總額為 470 億人民幣。資金需求人數為約 45 萬人,每筆平均金額為 10 萬元人民幣;而資金供給人數約 29 萬人,每人平均累積投資金額為 15 萬元人民幣。對於平台方而言,待償還金額是 415 億人民幣,逾期金額為 6017 萬人民幣;其中資金逾期率為 0.140%。(數據來源:陸金服官網

*陽光小滴咕:在想這段的過程中發現陸金服這個 P2P 網貸平台營運速度相當快,在一小時內就看著 2 個產品跑完 0-100%。


其他參考資料

  1. The future of peer-to-peer lending in Asia
  2. The Future Of P2P Lending In Southeast Asia
  3. Fintech Startup Founder Kelvin Teo On How He Raised $1M For 12 Companies Before The Age Of 30
  4. 中國最大 P2P 網貸公司 陸金所 力攻散戶投資市場
  5. 陆金所打造首个 P2P 开放平台

 

FinTech|破壞式創新又一力作

“ The Silicon valley is coming to eat Wall Street’s lunch ”

— Jamie Dimon, CEO of JP Morgan  

金融科技在這兩年成為產官學界極為關注的焦點,不僅是因為 Jamie Dimon 的一句話;而是因為在共享經濟、行動經濟的驅動下,數位產業在顛覆了各行各業後,終於來敲金融業大門,並成就數位經濟的最後一塊拼圖。

以下我將簡化學校的專題課程報告,加上彙整相關網路與圖書資料,對「金融科技」這炙手可熱的主題進行懶人包式的說明。這篇文章主要會針對金融科技的基本發展以及意涵做介紹;接下來還會發表相關書籍的書摘以及垂直分類的分析比較。

開始前的小滴咕:因為希望將學校所學也應用在部落格撰寫上,所以部分文章內容會與台灣社會、政治、法律與經濟現況做連結。接下來就進入正題吧!

Section 1, 還權於民 (Power to the People)

在討論這個概念前,想先簡單介紹一下金融科技的定義。其實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所謂金融科技就是「金融」與「科技」的相互融合。以 wikipedia 對金融科技的定義為基礎,我認為其中包含兩個主要意涵:第一是將原本傳統金融產業的功能數位化;第二則是將相關數位應用帶入金融產業,進而發展出新型態的服務和商品。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原則上都可以歸結於「優化」兩個字,在這個數位經濟蓬勃發展的世代,當所有產業遇上網路科技都能達到優化的效果。

回到「還權於民」這個概念,我想以一個例子來說明會比較好理解。大家應該都有「轉帳」的經驗,而當 fintech 新創公司將轉帳的整個過程透明化,同時刪除中間的種種費用;那麼就能讓每個使用此服務的人清楚掌控自己的資金流動狀況。

金融科技在許多金融服務的過程中扮演資訊提供者的角色,讓原本只有少數人能夠取得的資訊具備易得、透明化的特性;如此一來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便會減少,這可以說是「資訊民主化」的重大進展。

Section 2, 用幾張圖看看國內外發展

1. 國際發展時間軸

在香港大學的一份分析報告中,Arner 教授將國際的 FinTech 發展分成 3 個主要的階段,以下用一張表格說明: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2-24-%e4%b8%8b%e5%8d%882-25-20

▲ 1866-1967, 金融業和科技業結合促進金融全球化

▲ 1967-2008, 傳統金融機構初步邁向數位化

▲ 2008 的金融危機 (financial Crisis) 成為金融科技開始快速發展的轉捩點

▲2008-Current, 行動與網路經濟的發展促使新創公司接連成立

2. 國內發展

%e5%9c%96%e7%89%87-1

%e5%9c%96%e7%89%87-2

*陽光小滴咕:在整理台灣金融科技的發展過程時,不禁感慨相關規劃與政策的「馬後砲」及「被害妄想」特性,更令人無奈的是這樣的性質在很多台灣政策上都能看到。詳細內容請看下方的「台灣現行制度有什麼 bug」!

3. 國際市場狀況

Global Investment in FinTech (2010-2015)

▲2015 年全球對 FinTech 的投資較 2010 年成長約 12 倍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2-21-%e4%b8%8b%e5%8d%8812-15-39

Annual Global Financing Trend to VC-Backed FinTech Companies (2012-2016)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2-24-%e4%b8%8b%e5%8d%884-16-56

Top 20 Global VC-Backed Financial Deals

▲2016 年創投對金融科技 startups 共有 836 個投資發生,以下這張圖標示了前 20 大的交易 (CBINSIGHTS)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2-24-%e4%b8%8b%e5%8d%884-24-03

*陽光小滴咕:從上圖可以發現中國的金融科技市場發展蓬勃,其中與借貸相關的公司更是走在前端,或許值得再更深入研究!

Section 3, 台灣現行制度有什麼 bug

1.  格局過小、思維保守

目前我國金融科技政策仍然停留在「金融機構數位化」的思維,無論是從「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或「金融科技十大推動計畫」的主要內容來看,都可以發現政府似乎混淆了「數位金融 3.0」和「金融科技」的定義。以下用一張對照表看看兩者的差別: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2-22-%e4%b8%8b%e5%8d%884-33-53

若讓我簡單小結數位金融 3.0 以及金融科技的差異,我個人認為前者是「優化」的過程,而後者則是種「創新」。台灣現在所謂的 FinTech 相關政策基本上都只是走在「優化」這條路上,以傳統金融業為中心,將金融科技相關事業看做金融集團的相關企業。

我國政府如果繼續這樣格局小、不以整個金融服務生態系統的思維來制定相關政策,僅監管現有金融機構數位化,實質上離真正的「金融科技」就還有相當長遠的路要走。

2. 把陳述事實當作策略制定

絕大多數產業的網路化的創新都來自既有體系之外,FinTech 當然也不例外。但在台灣,金管會對於金融科技的規劃和想像,多半是讓既有金融機構或體系去適應已經在發生的事實;然後針對這些「事實」來設想及制定相關的監管策略。而不是對未來可能或即將發生的創新去預想因應、轉型的辦法。

政策白皮書所列出的策略內容,幾乎都只是目前市場上業者早已施行的項目,例如:保險業者業者運用 big data 來分析保戶的行為模式,進而應用在保費的設計及訂定上面。若金管會仍然無法跳脫計畫性、指導性以及監理性的思維,我們只能陷在被動追趕的框架中。

Section 4, 小結

1.  破壞式創新

金融業的「破壞式創新」,是一種與傳統金融市場發展趨勢背道而馳的創新活動,其破壞力不可忽視。因為以現在市場上金融機構的心態、利益機制和監管體制,都不容易突破破壞式創新所造成的困境,除非以體制外的方式來推動這種創新。金融科技的發展不僅讓服務使用者得到全新的消費者體業;同時也使業者面臨跨國界、跨行業的競爭與挑戰。

FinTech 已經是世界的潮流,對傳統金融業造成強烈的衝擊。而台灣的金融業有著「穩定有餘、創新不足」的性質,不論是銀行、保險、證券等服務都存在很多限制,因此的確需要更多破壞式的創新來加速改造。

2. 潛在反作用力

以那些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宮廷劇來比喻,舊勢力及保守派的存在往往會阻撓剛登基或即將上位的王掌權、制定新規定;還有可能形成政變或篡位的危機。當然現代社會是不太會有這種極端的事情發生,但在一個產業發展創新的過程中,必定會有一些傳統的既得利益者出聲反對。

電子業和生技業能夠在台灣成功發展的一個主因是,這兩個行業奠基時都沒有既得利益者的反對聲浪。無論是 40 年前的半導體,還是 20 年前的生技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沒有篡其他業者的位;也沒有破壞什麼既有的生態及規範。但是不管是本篇文章在討論的金融科技,或者是其他網路新創行業,都有明顯的舊勢力存在,因此台灣在發展這些新興行業時,真的不該忽視既有業者可能造成的潛在反作用力;更不應該用舊的方法去處理新的問題。


參考資料
1. THE GLOBAL FINTECH REPORT: 2016 IN REVIEW (CBINSIGHTS)
2. FinTech: Evolution and Regulation
3. Fintech and the evolving landscape: landing points for the industry
4. 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