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 那些被忽略的小數據們

那些被忽略的小數據們

我是個通勤的時候沒辦法只放空的人,我用 Spotify 聽音樂、也用 Netflix 看劇,當沒有特定想聽的類型時,就選擇 Spotify 推薦的歌單、歌手;當劇荒不知道要看什麼的時候,我也會默默點開 Netflix 上那個 99% 適合我的影集或電影。這些 App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比我自己還了解自己,其實就是因為「數據」,這些娛樂平台匯集了大量的使用者行為數據,系統分析後便可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進行推薦;當然,這樣子的數據分析不只在娛樂領域發揮作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像是天氣預報 (現代較精準的那種)、Uber 的需求供給及費用估算…。

上面提到的基本上都是所謂「大數據」(Big Data) 的運用,而這篇要談的…其實是那些被大數據光芒遮蓋住的「小數據」們!(前面滴咕這麼多廢話不知道會不會被白眼…) 真心拜託大家不要關掉,請繼續看下去🙇🏻‍♀️

說實話,比起人人恭維的大數據,我更傾心於小數據;這當然不是說我否定大數據的重要性,而是認定小數據被重視的必要性。Steve Jobs 曾經說過,「必須從消費者體驗開始,再回頭尋求科技,而非反其道而行」,大數據提供了寶貴但「不完整」的 solution,透過大數據只能 know-what;但洞察小數據中的奧秘,猶如解析了消費者/ 使用者行為的 DNA,便能夠進一步 know-why 及 know-how。
這篇文章建立在我對「數據」、「消費者行為/心理」和「精準行銷」的興趣之上,並融合《小數據獵人》的讀書小筆記,發表一些淺見;本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會簡述小數據的重要性、談談如何得到藏在細節中的小數據,以及針對我個人思考消化後的小結。


Section 1, 千萬別忽略小數據中的含金量

小數據不是指數量比較少的數據,更不是從大數據中過濾篩選後得到的部分數據;而是應該與大數據有親密關係,並能補足大數據「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不然」的不足,就像能聽出弦外之音一般。

我大學畢業於經濟學系,經濟學原理開宗明義說道,這些理論、計算公式都建立在「人/消費者是理性的」之上,於是,我就這樣明明知道「消費者一點都不理性」,學習了無數個看似完美的理論。在這數據氾濫的年代,企業對大數據追逐膜拜的程度,有如宗教信仰一般;大數據是純然的「資料」,雖然真貴且廣泛的追蹤消費者的軌跡,但卻缺少了對人性的洞察,包含消費者的動機、情緒知覺、認知態度,以及一些只屬於個人、獨一無二的特徵。
小數據建立在針對特定數據的獲取及分析之上,從技術面來說,小數據的獲取及分析門檻較大數據低,至少不需要急著搭建多麽高大上的系統。 (techopedia)
小數據又被稱為「量化的自我」,《小數據獵人》這本書的宗旨就是「人類很容易以不同的方式來看世界,但人與人之間的相似度卻有超乎想像得高」,而在取得小數據後,如何透過看似質化的資料,去進行量化分析,便是能讓這些小數據們發揮更大效益的終點所在。
舉個《小數據獵人》書中的經典案例來說,如何透過小數據來將可能破產的樂高 (Lego) 搶救回來。樂高公司跟大多數的大型企業一樣,以大數據作為救命的解藥,但樂高委託進行的各項大數據研究,全都指向同一個結論:未來世代將對樂高失去興趣!但真的就要這樣放棄治療嗎?這家看似病入膏肓的企業,卻因為一個轉折點而起死回生 (當然同時有其他作為啦,像是縮減上市的產品數量、低價賣掉主題公園…);這個轉捩點便是到德國某中型城市一位 11 歲小男孩家中進行田野調查,這個小男孩除了喜歡組合樂高之外,更對自己的滑板成績感到驕傲。從小男孩閃閃發亮的雙眼中,樂高團隊靈光乍現,發現若是一個活動或一種才藝,能夠讓參與者充滿成就感,並願意不計成本的去練習、深陷其中,那麼就絕對值得去投資和發展。在這偶然間小小的啟發後,樂高公司開始扭轉決策,重新聚焦在核心產品上,且大膽地提高賭注;對玩家來說,樂高彷彿在召喚他們、向他們下戰帖,變願意持續購買,並花時間去精進自己的技術與工藝。

圖片來源:NINI AND BLUE 玩樂食記

在時間變化、角色多元的、情感訴求等難以掌控的元素之下,小數據的優勢包含知因知果、並能因應變化去創造需求,除此之外,更能從不同切入點,去連結消費者的情感價值。以樂高公司的例子來說,如果能了解小數據的含金量,並妥善運用這些數據去進行下一步的決策及運作,或許只要 10 個人的數據供給,便能夠改造品牌或事業,不必花費過多人力或金錢成本去研究數百萬之多的消費者;在接下來的部分,就來針對如何有效獲取及運用這些迷人的小東西。

Section 2, 和小數據們建立良好關係

無論是在書中或網路上,看到許多運用小數據的案例,都可以發現幾乎所有人的生活中都存在缺乏,這是因為人類淺意識的慾望;因此如何滿足這個缺口就是企業在決策時須優先考量的,而小數據便是找出這種較偏向感性缺口的鑰匙。

想要跟小數據們建立關係,那就應該跨出找出它們的第一步。
可以從最單純的「與人交談」開始,從大數據中分析中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卻無法較準確的去找出其中的「原因」,若能透過更直接與「數據提供者」進一步對話,並將有架構性的對話轉化為助力、直搗黃龍,了解真正 trigger 消費者的要素到底是什麼;另外,若能與關鍵的關係人持續保持關係,現在能與消費者連結的接觸點很多,像是社群平台 (像是透過 FB 聊天機器人或真人去與顧客進行對話)、官方網站等線上渠道,同時當然也有其他現下的接觸點,像是實體店面、交通運輸的廣告…,若能 360 度的善用這些接觸點,那麼就能得到更全方位的資訊。
《小數據獵人》一書中,作者 Martin Lindstrom 提出了一個架構:7C,7C 代表的是搜集 (Collecting)、線索 (Clues)、串連 (Connecting)、相關 (Correlation)、因果(Causation)、補償(Compensation) 和概念(Concept);透過這個架構去發掘那先不平衡、缺乏的、被限制的以及那先為被滿足的需求,並以此作為基底來建立商業架構,不管是全新的還是翻新的。

7C 架構下的第一步,就是設法拿掉無法讓你看清事情原貌的濾鏡,在搜集數據的過程中,無論宏觀還是微觀的角度都必須存在,像是如果來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那麼就應該同時問問在地人、觀光客對這個地方觀感,因為角度不同,一定會得到不盡相同的答案;接下來就要從這些資訊中去找出線索,任何蛛絲馬跡都不要放過,因為很難確保永遠不會用到它,這些線索可能是實體的物質、也可能是情感。接下來就可以開始針對這些搜集到的線索去進行串連,透過深入挖掘,把這些線索加以精練與分析,看看是否能找到關聯性、共通點或是否有些偏誤;在相關階段,要進一步找出切入點 (entry point),也就是消費者的行為是否真的因為這些線索發生轉變。因果關係一直是做研究時需要優先釐清的部分,因為有明確的因果關係,才能知道如何去影響或運用這樣的關係;若是發現了消費者需求的缺口,那就可以開始擬定補償計畫,進而利用這樣的缺口去建立商業模式或更堅定的主張及概念。

Section 3, 一些小觀察和小結論

#1 從行銷的角度看小數據
在《小數據獵人》一書中,我看到了許多透過小數據中的蛛絲馬跡成功轉型或復活的例子,這個過程猶如偵探的角色扮演,從一些看似無足輕重的行為,背後卻隱含具體而微的線索 ; 而深入每一種場景去收集資訊,剖析他人的興趣、想法與行為,形成強而有力的行銷洞察,便是小數據探討的重點。
所謂「 Garbage in, Garbage out」,與其為了跟上時代、擁抱大數據分析,或許更應該在第一階段就排除不符合需求的垃圾數據 (這些數據不是沒用,只是不符合現階段的需求或目的);若能退到第零步,一開就選擇小數據作為分析的重點,那麼或許更能精煉、萃取數據集合、趨勢,並進而制定可能的策略方向。
從數位行銷的角度來說,數位行銷本質在於大量的數據分析與優化,但除了大網撈魚之外,更應該重視「精準行銷」; 而如果想要做到更精準的行銷,也就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概念,透過深入的客戶輪廓繪製及後續的分析、歸納 (當然同時也是會搭配其他相關數據的分析),進而達到有效的行銷操作,所謂有效便是花小錢賺大錢啦 (大家發大財)!

#2 妥善運用小數據是影響決策的一件大事
小數據的運用不應該是亂槍打鳥,而應該要有主張和明確的規劃。
首先要建立符合需求的目的,把目標訂定的越明確,得到的數據便會越精準、越能有效幫助後續的應用 (找出接近現實的機會或瓶頸);在這數據爆炸的世代中,如何克服衣料的混亂狀態是非常重要的,當資料選擇很多的時候,就應該要去加強資料跟價值之間的連結,若握有數據,但它不夠明確、清楚,那也會發生無法被妥善使用的問題。
如果能在蒐集及分析的過程中,更具焦在顧客、合作夥伴及供應商的生命週期 (其實也就是專注在各個重要利害關係人身上),重點檢視這些生命週期 (歷程),或許能更有效找出遺失價值的漏洞。另外,若這些數據的來源是消費者本身,就應該建立一個觀念:「數據只顯露了個人對自己的了解」,或許會有偏誤或對自己的誤解;所謂「當局者迷」,如果可以從相關人/旁觀者的理解或觀察中去獲取這些資訊,多少能夠解決一部份這樣的問題。
比起大數據,小數據更貼近真實的 。在數位商業的世界裡,企業總是在追求大規模且快速的解決方案;但事實上,如果務實一點去應用更深入且含金量高的小數據,或許便能從弦外之音中找出致勝關鍵。

#3 大數據、小數據,會說話的都是好數據
大數據和小數據有如舞伴,在每個需求的樂章中,不斷在共同追求平衡、以呈現出最接近完美且和諧的演出;簡單來說,大數據這個詞是關於「機器」的,而小數據則是關於「人」。
大數據以量取勝,小而美的小數據強調資訊的意義、正確度與實質功能;大數據是找出數據的相關性,小數據能告訴你因果關係;大數據擅長的交易路線是點擊、挑選和執行,小數據訴求「情感 DNA」,是人性對話工具,也是無法直接複製貼上的「深度資料」,它將人的情緒、喜惡、說話模式、室內裝潢、密碼、社群網站動態更新等最微小的細節拼湊起來,化為一把鑰匙,解開人心的深層渴望。
若能整合線上 (online) 與線下 (offline) 資料,「透過小數據觀察、結合大數據分析」,才能找到更有利的致勝點; 數據的價值在於產出其商業策略,同時拆解大數據、聚焦小數據,那麼就能夠讓數據說話,做出更靠近準確的決策 (基本上沒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百分之百準確的,因為出了學校,就沒有那麼多是非題跟選擇題),進而引起關係人的共鳴。


其他參考資料
1. 7 Big Data Examples: Applications of Big Data in Real Life
2. Five ways that small data improves big data
3. Sometimes “Small Data” Is Enough to Create Smart Products
4. 讓數據說話,從數據延伸的行銷分析優化方法

Case Study | 日幣貶值,大創價格卻調漲?

台灣大創(DAISO)百貨主打商品 39 元、食品 49 元均一價,號稱什麼都有、什麼都賣,廣受消費者歡迎。但大創百貨前幾日 (6/20) 在網站宣布,為繼續提供消費者優質之商品及服務,並合理反應實際營運成本,從今年 7 月 1 日起,部分商品售價將調整為 49元,漲幅達 25%;日幣跌、日貨卻漲,造成網友怒聲四起。 (中央通訊社報導)
不過,其實對於類似議題早有相關文章在討論,像是在 2013 年 2 月商業周刊就有刊登「日元變便宜日貨為何不降反漲?」一文;而對於日幣貶值,日貨價格應該如何變動,在這 2-3 年來也是備受關注。這篇文章主要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淺談「台灣大創漲價事件」的背後,真的只有幣值升貶這個決定因素嗎?另外,也透過彙整國內外相關文章來了解,大創宣布提升價格只是出自靈光一閃嗎?

Section1, 就從經濟學說起

從國際經濟學的範疇來看,國際市場會受到個別國家貨幣市場以及整個外匯市場的影響;這個部分就先分別從貨幣貶值和匯率貶值兩個概念出發。

首先,貨幣貶值又稱通貨貶值,是指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從國際角度看,貨幣價值表示為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能力,它具體反映在匯率的變動上,這時貨幣貶值就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能力的降低,而本國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經濟學原理中就清楚說明一國貨幣貶值時,有利出口、不利進口,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這也是為什麼直觀來看,日幣貶值,日貨在國外銷售時就算不降價也不該變貴了。

而匯率的變化會影響到一國的出口競爭能力或是進口的成本,對一般民眾來說,則是會影響到購買力;匯率貶值是指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上升了。以日幣相較於台幣貶值為例,國內廠商從日本進口商品時,同一筆錢可以買進更多的日本商品,廠商的成本將因而下降、獲利增加;若是廠商將此完全反映到自日本進口商品的銷售價格上,日貨即可降價。

好的,看完以經濟學的理論來探討貨幣貶值對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後,應該更覺得台灣大創計畫漲價是一件不合理的事;但商品訂價和調價的邏輯真的這麼單純嗎?答案當然是「不」。接下來要進一步討論一國貨幣貶值,是否真的代表該國商品在國外的售價應該下降。

Section2, 日幣貶值 = 日貨降價?

當日幣貶值,也就是新台幣相對於日幣升值時,表示同樣數量的本國(台灣)貨幣可以買到更多的外國(日本)商品;國內廠商從日本進口商品,若是廠商將此完全反映到自日本進口商品的銷售價格上,日貨便可降價,本國消費者便會因此受惠。

不過,影響進口商品定價的因素不是只有匯率,還有市場競爭、庫存量多寡、進口時間差異以及該商品類別或產業是否具有壟斷地位等,廠商進口商品的成本計算複雜;另外也因為台灣是自由經濟市場,政府不能任意以公權力去規定民間廠商的商品售價,否則形同價格管制,失去自由經濟的精神。接下來並分別探討影響進口商品訂價的因素:

First, 產品市場競爭力

市場競爭力的判斷方式很多,像是該商品的需求彈性大小、壟斷或獨佔地位以及品牌、商譽的聲量等。以日本高端保養品牌 SKII 為例,其明星商品青春露從早年的一、兩千元一瓶的定價,飆升至現在已經超過四千元,卻依然穩坐銷售冠軍;顯示不論大環境怎麼變,品牌效果早已超過外在因素,在市場上的需求彈性小、競爭力十足,所以自然而然不需要順應匯率改變而降價。

另外像是日本國民服飾品牌 Uniqlo,因為內部訂價一致以美元計算,所以在定價策略上與日圓匯率基本上毫無關聯;而像 Sony 這樣的大型跨國企業,對商品定價的影響有限,因此短期價格並不會受匯率所影響, 至多在報價上產生壓力。

Second, 進口時間差

商品生產和消費並不是同時進行的,它們各有自己特定的周期性;商品有的是常年生產、季節性消費的商品;有的是季節性生產、常年消費的商品;有的是季節性生產、季節性消費的商品;有的是常年生產、常年消費的商品等(wikipedia)。進出口也是如此,現在消費者在市場上買到的商品,大部分都不是近期才進口到本國市場的;因此在定價上也不應該以偏概全,應該考慮到進口的時間差,也就是成本其實是需要一個過渡期去被反應的。所以就算某些商品的進口成本下降,也不見得可以馬上或直接的反應在售價上。

Third, 反映本國營運成本

廠商在對商品進行訂價時,其實需要考量的成本很多,像是實體店面的店租、人事成本、物流及倉儲成本等;尤其是本國的物價走勢和管理成本更是造成影響訂價的重點。

以台灣為例,不管是媒體公開報導或者人民自己交流,都常說「台灣就是什麼都漲,只有薪水沒漲」;正常比例的通貨膨脹是一直持續存在的,不僅反映成本,也是維持經濟體運作的一個部分。而什麼都漲的主要原因就是,營運成本也一直在漲;這種時候,其實不論是本國企業,或者是外國企業,只要在台灣營運,成本也就會同樣的上升,這些成本多數時候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畢竟大多數的企業不是在做功德)。

Section3, 台灣大創價格調漲是事出突然?

大家知道嗎?其實台灣並不是唯一大創商品價格調漲的地區,馬來西亞的大創早在今年 3 月就進行了漲價這個動作;馬來西亞大創的商品從 RM5.30 增加到 RM5.90 (換算成台幣約是從 37.5 元增加為 41.7 元,漲幅約 11%)。(Daiso Japan in Malaysia Will Increase Price in March 2017)

在探討大創價格調漲案例時,應該以其經營手法為出發點;大創能夠在全球都擁有一定的穩定客源,主要是解決了「訊息成本」的問題。對消費者而言,大創(或類似的 10 元商店)節省了搜尋商品的成本;有時消費者想買到真正便宜的商品,需要付出高昂的搜尋成本。為了件低價的商品奔波比價是很不划算的,因此若有了項大創這樣的店家,消費者就能夠省去大部分的訊息成本。而大創的通路優勢在於,每種商品幾乎都是由大創自行研發而成, 以獨特的商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由日本大創大量訂貨、自行包裝,再由各國大創精選商品進口,與日本同步發行;因為是銷售自有的商品,因此可以針對特色產品行銷。

大創所販售的商品雖然均一價,但其實仔細思考不同商品的成本和價值,就會發現為什麼能夠以單一價格作為售價。雖然 39 元給人什麼都好便宜的直覺感受,不過有些商品或許本身就比較廉價,且不論在哪裡購買都差不多;像是有些文具,如果在光南、金興發等地方購買,說不定還會有更低的價格。因此大創所採取的是一種「截短補長」的策略,但當原本成本偏低的商品所釋出的「短」,不再足以彌補高成本商品的「長」時,漲價就勢在必行了;畢竟經營一個事業的最終目的就是賺錢。

另外,因為大創的商品並不是全然在日本生產,從官網就可以發現大創所販售的商品是在日本、歐美、大陸、韓國、東南亞及台灣等地製造。因此當製造地的生產成本上升時,就算日本幣值下跌或許也沒辦法 cover 這樣的成本上升;成本反應在售價上, 如此一來,台灣大創商品的價格調升似乎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綜合以上,不論在哪一個國家,大創調漲商品價格並不是一個突發的舉動;而是長久以來反映各種成本的策略。當然,對於這樣的做法有什麼反應見仁見智;但我相信對於消費者是否購買大創商品,並不會造成太大或太長期的影響。

*陽光小滴咕:如果是持續性的消耗品,例如家庭清潔用品、口罩、棉花棒或其他需求彈性小的商品,是真的可以趁漲價前補貨,而且也可以針對日本製造的商品去做選擇。


參考文章

  1. 財經檢定 實戰祕笈:日圓貶值 日貨價格受關注
  2. 談日本大創百貨高雄分店經營成功之秘訣

    Cover photo © Copyright 2017 Mid Valley Megamall, Kuala Lumpur, Malaysia